
黄金甲体育 带给大家专业 NBA 新闻报导,近日,ESPN记者Dotun Akintoye发布了关于76人中锋,乔尔恩比德的万字长文深度报道《乔尔恩比德:我看得见你(Joel Embiid sees you)》。
原文翻译如下:
熬了整整几个月,才等到这一刻。
几个月里,乔尔恩比德一会儿来,一会儿不来,一会儿又像在决定到底要不要开口,谈这个原本充满希望的赛季。
此刻,我们坐在他的琴房里。他往后一靠,把长手长脚扔进那张原本看起来挺宽敞的沙发。上身是度假衬衫,下身是条纹短裤,一身套装。儿子阿瑟从走廊探头,好奇我们聊啥;老婆安妮-德-保拉在楼上筹备当晚的生日趴;餐厅里,工作人员正布置气球彩带。三月末,离膝盖手术只剩九天,那刀口将左右他篮球生涯的走向。
他曾经把采访当游戏。还没打一场NBA,2014、2015 两个夏天右脚连续开刀报销,他照样是媒体的宠儿——一半狡黠的段子手,一半无奈的忏悔者。
可过去一年,他变了。如今他警惕、分心,眼睛时不时瞟向手机上的费城比赛。我怕他下一秒就礼貌地请我走人。我们尬聊几句,他看起来无聊——对新人的惯用套路:先不给料,暗中掂量。
我问:能正式开录吗?他点头。
他有无数理由终止这场谈话。他觉得解释会被剪成辩解,辩解又会被认为成抱怨。环顾四周:二胎女儿即将到来,父母衣食无忧,家族几代人已安稳,喀麦隆把他当英雄。
这栋石砌豪宅盘踞在费城郊外的缓坡上,11个洗手间里,至少有一间的毛巾绣着他的姓名缩写——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?
“我在乎的是篮球场上被记住的样子,不是做人。”恩比德说,“做人?谁也别想评价我。”
我们相距几英尺,我下意识把椅子往前蹭。他的声音轻得像耳语,却衬得他整个人更大只。这是极少人见过的内向、孤独的乔尔-恩比德。
他的朋友们护他护得近乎偏执。他们眼里的恩比德,四面楚歌——换句话说,他们按他的方式爱他。
“一旦得到他的信任,会上瘾。”一个朋友告诉我,“就像你穿过了没人能进的力场。”
我开门见山:“你信谁?”
“嗯……”几秒沉默,“说实话,我没什么朋友。就算那几个算亲近的,我也不往深处聊。”
“为啥?”
“家里安静得可怕。爸爸超闷,妈妈也闷……从小你就没法倾诉。”
他等我点头。我们来自同一片大陆,邻国。几句寒暄就把“非洲移民标配”说完:皮带炒肉、严父、更严的妈。
被这样爱着是什么感觉?“你知道他们爱你,但绝不是‘来,抱一下’那种。我从没得到过。”
要为他们辩护:“我能走到今天,就是因为那样养我。”
也要与他们划清:“我不会再用那种方式养我的孩子。”
也许是共同背景,也许是去年秋天开始的心理治疗,也许是六个月篮球真空——球迷快叛变、和76人关系剑拔弩张、31岁本该巅峰却赛季报销——总之,他现在想开口了。
所有人都在替他总结:为什么恩比德的逆天实力还没换到哪怕一次总决赛。媒体忙着盖棺定论。The Ringer把他——2023年的MVP——排成联盟第84;Bleacher Report把他排历史第66。
2024年2月半月板手术后,他整个2024-25赛季都在“养伤—复出—受伤—再养”的循环里,只打了19场,其中只有几场看起来像他自己。如今,他称这是人生“最重要的”休赛期——重塑身体,准备开启他希望的最后一章。我们也许正在看故事的结局。如果是,那乔尔-恩比德到底是什么?
他被误解——他自己也有责任。他曾不可阻挡,又突然倒下或消失;于是他被怨恨。
连最痛的疤也被拿来当梗。2014年新秀赛季第一天,他13岁的弟弟阿瑟被卡车撞死。那天他漏接了一连串电话,接起时已是噩耗。
到现在,电话铃声仍让他一颤:又有人死了?他几乎不回消息,通知全关。
想找他的人得通过助理或老婆。回复可能隔几个月。
“我出了名的不爱回消息,”他掏出手机,“大概一万条未读。”
“你逗我。”
他点亮屏幕,推到我眼前:9500+未读短信,875个未接来电,有的消息已躺几年。
“我就是做不到。”他靠回沙发。
我问谁最受不了他这毛病。
“所有人。”他说。
恩比德把腿抻直,换了个更放松的姿势。我问他,为啥连那些喜欢他的人都半开玩笑地喊他“混球”。
“我爱整活,”他说,“但我不觉得自己是混球。”
他想了想,又补一句:“偶尔吧,确实可能混。”
我第一次见他是在去年底的芝加哥,当时他刚因左膝问题歇了七场。联合中心的客队更衣室里一片欢腾,老将洛瑞直接叫了四盘哈罗德炸鸡。
对公牛那场,他开局7中0,后面却火力全开,带队赢了八分。轻盈又暴力,一人就是战术万花筒:低位碾压、翻身美如画、肘区干拔像节拍器。你能看出他背后那些录像、训练、枯燥到极点的细节——天赋在自我雕琢。
第二节他一个人得分比公牛全队还多。
但跟第二节末他对拉文那回合比,进攻都算配菜。拉文借掩护直冲,一个变向把恩比德晃到“错位”。接下来像慢动作又像快进:恩比德旋身回追,横在拉文和篮筐之间;两人同时起跳,他后仰着把球扇成一记高难度打铁。
这动作没有教练敢教,也没有训练能模拟。巅峰恩比德,就是独一份——约老师、东子、SGA 进攻再花哨,也造不出禁区黑洞;字母、浓眉再全能,也进不了他那种投篮“入定”模式。
更衣室里的空气都在说:只要他能健康这么打,球队啥都能干。12月初,还有时间做梦。
恩比德瞄了眼炸鸡山,拎起一根翅膀晃回更衣柜。等记者围上来,我把“7中0后怎么找到节奏”这个问题甩给他,背景全是嗡嗡声。
“我就靠运气,球开始进了。”
我不死心:“真觉得是运气?”
“对,就是运气。”
我站到他正对面,他板着脸装无聊,僵了两秒,嘴角开始崩坏,全场爆笑。
这就是恩比德体验套餐:他先逗你,再看你能不能猜到他是不是在逗你。
堪萨斯大一时,他有时装听不懂英语。还编过“我小时候在喀麦隆独闯丛林杀狮子当成人礼”的故事。
“真有人信了,”大学教练比尔-塞尔夫回忆,“他爱开玩笑,但很少袒露真感情。”
笑话成了壳。他不想被看透,只想被看作聪明。
在芝加哥更衣室,我想象他当年偷瞄队友,差点笑出声。记者问复出多努力,“相信过程,”他甩出老梗,笑意全无。
但冷脸不适合他,他敏感,下一秒就要亮伤口:“我得短答,长答就被断章取义。”他转头找队友。
“答得漂亮!”马克西在远处起哄。
此刻我们正站在一场媒体风暴的余震里。去年10月底,《费城问讯报》一篇专栏拿他儿子和去世的弟弟开刀,批他职业态度差、身材走样,暗示他言行不一。
“我为这破城市拼得够多了,”他几天后回击,“不该被这样对待。”
第二天记者进更衣室,两人正面撞上。“你再提我死去的弟弟和我儿子,我就让你知道后果。”恩比德推了记者,被NBA禁赛三场无薪。
几个月过去,那篇专栏仍在撕咬他的声誉。
“就算联盟罚我1000万、2000万,我一样推他。”他说。
他始终自责2011年把弟弟亚瑟留在喀麦隆自己去打球。2014年选秀夜,全家原打算团聚,可他脚伤不能飞,只能留在洛杉矶。亚瑟在东海岸朋友家,随后回喀麦隆,四个月后车祸。兄弟俩三年没见。
“永远不会变。”他几乎用气声说,“我至今心如刀割。”
十一月更衣室风波几周后,费城关起门来开了个小会,想止住那波2胜11负的塌方。
隔天,会议内容就漏得一滴不剩——马克西,恩比德口中的铁哥们,当面怼他迟到、带低全队情绪。
恩比德冲记者骂:“谁泄密谁是狗。”据说他发誓要揪出内鬼。
赛季结束后深夜,他给我打电话。
“我知道是谁。”
“真的?”
“嗯,但我不想再提——过去就过去。”他顿了顿,“我只说一句:跟干这种事的人共事,真他妈难受。”
“所以你不会再参加队会了?”
“一次都不会。”
我笑着说:“听你意思,这人还在队里。”
“我不知道。”
“别闹,乔尔,你清楚现在名单上都有谁。”
“自由市场刚开,”他淡淡回,“我真不知道。”
“那下赛季这人可能就不在了?”
“不,”他补刀,“也可能还在。”
来段煽情闪回:小恩比德09年看着科比捧起第四冠,瞬间沦陷篮球,16岁才正儿八经开练,11年7月在雅温得训练营被球探逮个正着,两个月后拎包赴美,毛坯天赋肉眼可见。升级速度快得像开挂,名校疯抢,最后在堪萨斯落脚。14年探花秀——后面的故事你们门儿清。
听着像童话,却把他人生撕出一道口子。先被同乡前辈姆巴-穆特和经纪人尼安领去佛罗里达蒙特韦德预科,一年板凳坐穿,又被挪到盖恩斯维尔的岩石高中。
岩石高中的教练把他塞进寄宿家庭。玛茜-汉森头回见这18岁大个儿,脑子里只剩一个念头:这身高想睡她闺女刚空出的单人床?逗呢!
快七尺长人,口音厚得像墙,英语磕磕巴巴。问他住哪儿,他憋半天蹦出一句“佛罗里达”。玛茜很快发现他不对劲——电话里跟爸妈报喜,挂完电话就蔫成纸片人。
那股孤独感一直缠着他,说不清道不明。他记得最清楚的是12岁去法国度假,全家出去观光,他死活窝在姨妈家打游戏,结果后来爸妈干脆不带他,只带俩兄妹。
“从那次起,就没变过。”他说。
玛茜拼命想逗他开心,烤巧克力曲奇,中餐外卖轮着上,指望自己儿子用篮球破冰,可乔尔把壳子关得死死的。
“我当时就觉得怪,”他回忆,“一进门先看见一排枪。”
玛茜老公里克是退伍老兵兼狩猎狂。恩比德他爸虽是喀麦隆军官,但他真没见过谁家囤这么多家伙。
“没人懂我,”他说,“为啥我沉默,为啥把自己锁屋里——我就是怕。”
篮球也没成安慰剂。恩比德跟队友几乎零交流,大家察觉那股距离感,索性各玩各的。他跟教练坦白,说还是想念蒙特韦德的宿舍,那儿起码有个同样不会英语的国际室友。
“一年之内,他被扔进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”汉森说,“大概从没真正让我们走进他心里。”
后来里克-汉森找上教练,把恩比德安排到助教家里。
那段时间别人对他的回忆,永远是亮闪闪却浮在表面:他在场,人高、爱笑,吃点甜的,神游天外,冷不丁扔一句冷幽默,把大家吓一跳。所有人都喜欢他,后来也都想念他,远远给他加油。
连自己的球技他都怀疑。“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能打上 D-I(NCAA一级联赛),”前队友比通多笑说,“他跟我说:‘要是篮球黄了,我就读四年大学找份工作。’我看他在训练里把我们虐成渣,心想哥你在逗我?”
到了堪萨斯,他以为大一铁定红衫,得念五年。“你会是我带过最好的中锋。”塞尔夫拍胸脯。
大一结束,选秀预测直接冲状元。恩比德跑去找塞尔夫:我不配,我才11分,我不会吃健康餐,我连车都不会开。
“我原本想留。”他说,“真觉得不配。”
可老爸、姆巴-穆特、尼安齐声喊:走!他拎包搬进洛杉矶经纪人豪宅。
养右脚舟骨手术那次,深夜回家忘了门禁密码,干脆——一条腿打着石膏翻墙进院,警报震天响。
那时他离蒙特韦德JV队才不到三年。当年一次快攻,他篮下接球直接蹦出底线,现在人生被按了快进,被一个他自己都不信的神话推着跑,旁边全是半熟的人。
“我从不知道自己有多强。”恩比德说,“他们到底在说什么?我要怎么办?难道就信了他们?”
亚当-肖华一嗓子“第三顺位,乔尔-恩比德”——画面切到他,他一脸空白盯着镜头。
比尔-西蒙斯现场吐槽:“他好像懵了,快给乔尔来杯咖啡。”
后来恩比德解释,信号延迟,其实当时他握拳蹦跶,笑得见牙不见眼。但说归说,他好像一直没追上那几秒的延迟。
他和76人原地等了两年,等他那只脚长好。当时流言说他康复偷懒、饮食放飞。第三年终于上场,半月板又撕了——正是如今还折腾他的左膝。球队刚宣布赛季报销,他转头跑Meek Mill演唱会,台上脱衣热舞,嗨翻全场。时任总裁布莱恩-科兰杰洛公开训话:“从观感上,他越界了。”
再下一季,镜头又逮住他:比赛前脚踩冰桶,旁边有人捏脚,他大口啃汉堡。初代“恩比德黑话”上线:乔尔真懒,他根本不在乎。
“到现在还有人翻旧账,拿我第二、第三年干的那些幼稚事说事儿,”他说,“可我是16岁才摸篮球。真要是懒人,压根走不到这儿。”
“起步比谁都晚,还得光速学球;漂洋过海,语言不通,文化全换,一个人硬扛——不专注早凉了。”
我问他该为被误解负多少责。
“去翻翻所有媒体口径,”他耸耸肩,“我早不看了,所以不清楚。”
他当然在开玩笑——我等他下一秒咧嘴。
可他没笑,反而重复,声音更急:“去翻那些口径。”
“乔尔在找借口。”
“不是借口,年年带伤打,全世界都知道,这是事实。”他说,“你问问自己,如果我百分百健康,有没有机会赢?我觉得很多人信,因为常规赛我健康时已经证明过。”
说到这儿,他身子前倾。
“假如我换一种打法:常规赛随便划水,25分20分都行,季后赛飙到30,是不是一下就封神?23分跳到30,季后赛升级怪,乔尔-乔丹都出来了,对吧?
“两年前打篮网就是教科书。半场一拿球就被夹,教练直接喊:‘上去抢!’我无所谓,球分出去,队友投进,我们赢球。可数据就下来了。
“所以,如果外界就这剧本,我认了。我清楚自己经历了啥,没人钻我身体替我疼。”
“还有啥口径?”他问。
——乔尔太在意个人奖项。
“谁有机会拿MVP都会冲,我从不觉得自己能到这位置。刚进联盟我想:‘行,也许我能成顶级防守大闸。’我从没敢想进攻能这么炸。”
思绪又飘回季后赛,他有点火:“说白了你意思就是我常规赛比季后赛更拼?扯淡。看上场时间,季后赛更长、更累,攻防两端全得干。”
他顺手甩出季后赛正负值,数据跟历史级大神肩并肩,又自嘲:“完了,说话跟德鲁·汉伦一个味儿——那哥们13分钟就甩我统计链接。”
“再来一个?”我问。
“来,”他说。
——乔尔天赋够,但缺那股赢家气质。
“没夺冠之前,谁都不是赢家,我认。巴克利没戒指,AI也没,可他们照样伟大。
“每个人带队方式不同,我在球场上带。”他继续说,“这些年我也在成长。你问现在的队友,跟几年前比,他们会给出完全不同的答案——以前我根本找不着人。”
“为啥?”我问。
他沉默两秒,目光短促地收回去:“可能跟成长方式有关。不想说孤独,但刚来美国我就是一个人。我教自己别信任何人。”
2014年夏天,76人已经让辛基“过程”开跑整整一年。成果?一个右脚骨裂的大个子(诺伦斯-诺尔),加一个不会投篮、转眼就被送走的最佳新秀(迈卡威)。
秋天,恩比德拖着刚做完舟骨手术的右脚空降费城,官方直接宣判:一整个2014-15赛季报销。20岁,被当成救世主,头顶却全是乌云。
为了减压,他干脆演起了活宝:推特上跟蕾哈娜单方面谈恋爱,Vice 的片子里端着一加仑雪莉坦普(Shirley Temple)当水喝,嘴碎得飞起。
佛罗里达和堪萨斯的旧教练都傻了眼——“我压根不知道这小子想把自己搞成焦点。”塞尔夫吐槽,“我心里直喊:乔,闭嘴吧,别刷社媒了!”
可幕后,他人快崩了。弟弟刚走,他揣着滔天的悲伤,独自窝在费城市中心的丽兹酒店,像随时要跑路。打游戏、胡吃海塞、熬夜到废,脚也不见好,球打不了,风传体重飙到300磅。他想退圈。
“他当时就是一根线吊着。”好友说。
他和球队的关系也裂开。他觉得脚真出问题了,队里却当他是懒。一气之下,康复、训练、电话统统不接。
“我只能开始当混蛋,”恩比德说,“让干啥都一句——不干。”
76人不知道咋整,罚单一张接一张。恩比德说30万刀之后他就懒得数了,“值,他们不听我,凭啥让我冒险?”
另一边,辛基疯了一样升级医疗团队。恩比德刚进队时,他的康复居然归一个实习生管。辛基把在澳洲体院干了21年的大卫-马丁挖来。此后一年,马丁每月都收到一封“终极测试”邮件:怎么给7尺巨人治舟骨?
第一次见面,辛基画了两个方块,小方块占大方块90%:大方块是你全部时间,小方块是搞定恩比德。
2015年6月,辛基+马丁直飞洛杉矶,找恩比德和主刀医生费克尔。消息很烂:脚没长好。恩比德沉默,马丁感觉被那双能看穿BS的眼睛盯得发毛。
“失望,但也证明我没错。”恩比德说,“疼不是我编的。”从那天起,他心里冒出个模糊的“他们”:教练、经理、队医,只想保住饭碗,只想让他带伤上场,无论18个月还是18年。
忠诚成了他的命。他开始测试别人,也靠这个在组织里杀出一条路。他把自己裹进保护层,身边人来来去去。
马丁为了证明“我不走”,常常留费城陪恩比德,不跟队。有天他看见桌上散着一堆20刀,随口说收起来吧,人来人往的。
“不用,”恩比德说,“谁动了我一清二楚。”
“你这是钓鱼?”马丁乐,“想看我拿不拿?”
两人大笑。
恩比德后来跟我承认:“我真不是故意钓鱼。钱放那儿,少了我就知道是谁。确实丢过——那就OK,直接拉黑,永不信任。”
2015年夏天,第二次手术完,马丁火速攒了个“小核心护卫队”。
金·卡斯帕,老炮理疗师,一眼看穿别人嘴里的“懒”其实是“怕”——怕身体、怕医嘱、更怕给医嘱的人。她当时就想:“这哥们得有人罩着。” 原计划临时工,结果一罩就是九年,2019年干脆被76人收编。“约好的康复,他一次没放我鸽子,”卡斯帕说,“但别人嘛……他真敢鸽。”
恩比德不吃NBA那套“命令—服从”流程。马丁总结:“联盟里一堆人嗓门大、底气足,乔尔不吃那一碗。”于是他在队里口碑直接烂穿:训练师、教练、按摩师、记者、连捡球的实习生都在背后交头接耳——“那大个儿戴个兜帽,幽灵似的来一下又消失,一句话不讲,真·自闭。”
马丁被逼得搞了份匿名问卷:你觉得恩比德能拿MVP吗?能夺冠首发吗?还是最后去欧洲?结果一片哀嚎:“没人信他。”马丁心想:这环境能养伤才怪。于是他去找辛基和老板哈里斯:把人带去卡塔尔阿斯拜尔。队里拗不过,最后放行。
为了这趟行程值回票价,马丁把专家门诊排得满满当当。恩比德却屡屡迟到缺席。理由?“NBA作息:晚上比赛,凌晨睡,下午起。”马丁秒懂,把预约挪到下午,迟到直接清零。恩比德爱上阿斯拜尔,2016 年2月去了一次,3月底又呆了俩礼拜。
模式就此固定:围绕恩比德的小圈子成了“队中队”。他们眼里的他是——天赋爆表、身心受伤、孤军奋战,需要层层缓冲。马丁为了搞懂怎么带他,开始啃“天才儿童心理学”。“其实我早该吼一句:‘给老子滚下来练!’”卡斯帕叹气,“但我不敢赌,他真可能掉头进更衣室躺平。”
我问马丁:当年是不是太惯着他?“乔尔太特了,”马丁说,“坐他旁边你就觉得NBA那套规矩可以靠边站。联盟里很多‘规则’其实就是让老板安心、GM有面、教练显智、后勤被尊重。”他顿了顿:“我也不清楚我是洞察人心,还是给他找了套华丽借口。”
多年后,陪他熬过那段日子的人回头再看,也分不清到底是惯坏了他,还是救了他一命。“真回到当年现场,你就知道他能站在球场上、最后还拿MVP,简直神迹。”圈里人说,“一堆顶级教练、高管当时赌他再也打不了球。”
我那天跟76人主帅尼克-纳斯、篮球运营总裁达雷尔-莫雷,一起窝在新泽西康登训练馆的阳光会议室里。四月上旬的上午,球员三三两两晃进来热身。
赛季只剩五场,结果24胜58负——队史自2015-16以来最烂一季,比恩比德首秀前还惨。
这俩大佬整个2024-25都被球迷和媒体轮番轰炸。三月MIT斯隆大会,莫雷一句“我用AI建模搞人事决策”直接炸锅,还补刀:“76人球迷就靠愤怒活着。”
纳斯更惨,整季兼职军医+发言人,烦到爆炸。“天天台上答医学题——‘嘿,恩比德周二做检查,周三更新!’结果周二一变,MRI没做,周三球迷就冲我:‘你不是说今天给消息?’大哥,时间线改了,我能咋办?
“别冲我,我只是传话的。”
恩比德啥时候上场成了连续剧,球迷、记者、管理层三方天天拉扯。十一月末一场,他临时缺阵,富国银行中心秒变大型狼人杀:本来计划热身再决定打不打,结果人直接没出现。有记者说他压根没来,有人说看见他膝盖支架挂更衣柜,有人说椅子上手机疑似他的。
“他神隐级别MAX。”当晚工作人员吐槽。
但真要说看不懂?纳斯和莫雷只需要看热身就行。
他的赛前热身像迷你歌剧:每丢一球就加戏——抬头望天双手抱头、翻白眼、抱膝握拳、嘴里念念有词。
还有一整套恩比德表情套餐:
• 抱头——要么嫌自己,要么嫌队友,要么嫌自己太离谱;
• 球歪进框——歪头抿嘴,一脸“行吧也行”;
• 双臂外摊像要掏枪——结果握拳骂自己,凶得要命。
他时刻等坏事发生,坏事也真来了:两次热身自己绊倒自己,先是在芝加哥无人察觉,再是圣诞大战打绿凯,直接全网循环播放。
他爬起来摘掉黑色护面(几周前第五次面部重伤),脸上表情大杂烩:愤怒、受够了、不敢相信,然后秒变“果然如此”。他低头瞪地板,仿佛连木地板都要背刺他。
圣诞午后,他直接把比赛变成个人复仇秀:
欧洲步过布朗+普里查德2+1,DX劈刀;
半场前三分命中,双臂“去你的”手势,全场尖叫;
中线跟球迷互喷,手捂胸口挥手拜拜;
最后两罚锁定胜局,倒着走,恶魔微笑挂脸上。
他的情绪说来就来,瞬间变成整场比赛、整支球队、整个赛季的天气预报。
“大家老翻旧账,说我二三年级多离谱,”他摊手,“我16岁才摸球。懒人混不到这位置。”
“起步晚、学得快、漂洋过海、语言不通、文化全换,一个人硬扛——不专注早凉了。”
我问他:你觉得自己哪部分活该被误解?
“把媒体剧本全翻一遍,”他说,“我早不看了,所以真不知道。”
我等他下一秒咧嘴——他没笑,反而加重语气:“去翻那些剧本。”
——乔尔在找借口?
“借口个屁。年年伤,全世界看得见,这就是事实。”他往前凑,“要是100%健康,我有没有机会赢?常规赛健康时我证明过。”
他继续加码:
“要是我常规赛划水刷25分,季后赛干到30,是不是立马封神?23 跳到30,季后赛升级怪,乔尔-乔丹上线。
“两年前打篮网就是例子——半场一拿球就被夹,教练直接喊‘上包!’我传出去,队友进,我们赢。可数据就缩水。
“所以外界要这么写,我认了。我清楚自己经历啥,没人住我身体。”
“还有啥剧本?”他问。
——乔尔太在乎个人荣誉?
“能冲MVP你不冲?我当初以为自己顶天是个防守大闸,从没想过进攻能炸成这样。”
他又绕回季后赛,火大:“说我常规赛比季后赛拼?看上场时间啊,季后赛更长更累,攻防一把抓。”
他甩出季后赛正负值,跟历史级大神肩并肩,又自嘲:“完了,说话像德鲁-汉伦——那哥们13分钟就甩我数据链接。”
“再来一个?”我问。
“来。”
——乔尔天赋够,但缺领袖那股劲儿。
“没夺冠前谁都不是赢家,我认。巴克利、AI 都没戒指,可他们依旧伟大。
“每个人带队方式不同,我在场上带。几年下来我也在变。现在你去问队友,跟几年前答案不一样——以前我真不露脸。”
“为啥?”
“不知道,”他停了一下,“可能和成长有关。孤身来美国,我学会谁也别信。”
格兰特-希尔——美国男篮总经理——边解说边看着恩比德在尼克斯系列赛里死撑。恩比德带伤硬上,希尔心里直呼“够硬,但够傻”。为了巴黎奥运,希尔已经追了他整整一年。
故事要从2022年秋天说起。那天希尔直接杀到恩比德家串门——当时恩比德刚拿完法美双国籍,奥运归属悬而未决。希尔清楚,美国队缺个能硬刚国际内线的大杀器,毕竟96年他们可是带着奥尼尔、大梦、上将三大神兽。
“他给球队带来的是我们多年没见过的维度,”希尔回忆,“以前我们有大个子能换防,但缺低位杀器。”
本以为15分钟寒暄,结果唠了近俩小时,恩比德记住了:“他只是想认识我,我很受用。”
希尔也上头:“这小子有深度,聪明,会聊,跟媒体写的完全两码事。”
接下来12个月,俩人保持热线。2023年10月4号,希尔溜进科罗拉多博尔德酒店找恩比德——躲着费记,当时法国那边放话10月10号必须给答案。恩比德直接逆反:“想逼我?没门。”
第二天清晨,希尔生日电话响:恩比德宣布加盟美国队。“那天最好的礼物。”希尔乐开花。
七月报到时,恩比德状态一般,“但我们有耐心,我们需要他。”训练前几周,他天天拉着汉伦和卡斯帕加练。到了法国热身打塞尔维亚,希尔直接开吹:“全场最佳,没跑。”
小活儿他也干得起劲:给库里挡拆能兴奋半天。结果开幕式淋雨,他从巴黎折腾到里尔,直接病倒——“真病,没人知道多严重。”首战塞尔维亚蔫了吧唧,第二场队医直接按板凳。
可奖牌轮他成了关键先生——半决赛再碰塞尔维亚,美国队第四节首次落后,恩比德联手库里翻盘,连得7分。
“没他真过不了塞尔维亚。”希尔说。
但故事没完。费城名嘴赛前就开炮:“他蹭全明星顺风车,只会增加受伤风险。”
选美国队也被两边骂:一边说他该带喀麦隆,一边说法国说他当初主动投诚想走捷径拿国籍。
新赛季开打,膝盖不给力,奥运瞬间被贴新标签:巴黎镀金毁身体。
恩比德团队直接甩手:“跟打尼克斯那状态比,奥运没拖后腿。”巴黎上场零碎,时间切碎,膝盖感觉还行。
卡斯帕总结:“合同照拿,金牌照挂,我们OK。”
76人开局直接翻车——恩比德前21场缺了17场,不是膝盖就是联盟罚单。泡椒和新秀麦凯恩也倒下,伤病叠 buff,球迷瞬间炸锅。
那些老掉牙的“恩比德诅咒”又冒头:季后赛连环事故——脸骨折、拇指碎、LCL撕裂、膝盖过伸、半月板、面瘫,一年一个花样。
“年年问自己:为啥又是我?”他打尼克斯时跟记者吐槽,12月又翻旧账:难顶,真的会自责。
坏运气旁边总贴着一句:
“他又大又快。”卡斯帕说,“跳、落地、发力,全是矛盾体。”
恩比德是重型半挂,却跑出法拉利节奏。马丁直接形容:惯性怪兽,角度差一丢丢,关节就挨锤。
他的高光和隐患永远同框,观众一次看俩。
更闹心的是:他心里的自我怀疑从没关机。岩石高中那会儿,他一本正经跟队友说“以后打份工”,进堪萨斯还想红衫,状元板上钉钉了还想留校——这些声音直到最近才静音。
2023年MVP到手,可汉伦说真正“去他妈模式”是2023-24:
“以前我常吼:你比你想象更强!去年他终于信了:老子想怎么干就怎么干。”
打勇士伤膝前,他自认终极形态:35+12+7,50-40-90。
“我什么场面没见过?16岁到29,13年球龄,我特么缺了五年比赛……这进度条算正常。”
可去年的伤差点把进度条直接格式化,身体+心态双杀。
卡斯帕:“他刚信自己,立马翻车,信心碎一地。”
身边人发现情况不妙,最后是助教、老友尼尔森出面:去年9月塞给他一个心理医生。
“我当时:‘不可能,我不信那玩意。’”
但他信尼尔森,于是去了,现在还去。
“到今天我都100%出勤,但别问我信不信100%,那永远到不了。”
治疗给了他一套新剧本:“一上场就硬撑,不能让人失望”——这可能就是如今烂摊子的根。
膝盖的迷雾又把老矛盾点燃。
拖了几个月,反复肿胀,他忍不了了。2月打雄鹿赛前直接跟ESPN的丽莎放话:还得再开刀——管理层当场懵圈,莫雷采访也承认被吓了一跳。
“你们不听,我只能放大招。”恩比德说,“跟丽莎爆料,就是求救信号……感觉所有人都在装瞎。”
纳斯先溜去带队训练,会议室里就剩我和莫雷。空调嗡嗡,阳光斜打桌面,我俩继续聊——聊他的工作,聊他卡在恩比德故事中间、外面却都当大结局已经写好,聊他脑子里得同时装下十几种平行宇宙。
“我就这么想的,”76人经理说,“真没几个人懂。”
可故事总得有个结局吧?于是我直接问:
“要是恩比德的膝盖就是回不来,再也打不出MVP水平,你怎么办?”
经理顿住。
去年九月,他和老板们押了1.929亿刀赌这个未来不会来——三年提前续约,恩比德34岁还能拿将近7000万。他们还押了泡椒四年2.12亿,一个技能包在缩水、只能当第三得分点的老将,价值全靠冠军级超巨托底。恩比德就是那种让你all in、再all in的牌;赌输了饭碗直接飞。辛基飞了,辛基的师父莫雷也可能飞。
“我收回刚才的话,”经理开口,“我不觉得……”
句子没说完。那个假设像电流穿过他全身,也穿过整间屋子。他突然笑场,笑得断句。他笑,公关主管笑,我也笑,可我根本不知道笑点在哪。
经理起身往门口走:“今天我决定只想好事。”说完,推门而去。
四月手术后一周,我又按原路杀到——同一扇门、同一间厕所、同一双鞋套、同一条惨白走廊,最后坐回那架钢琴房。
他晃进来,左膝裹着纱布,手机还在播棒球。上身USA T恤,下身76人球裤,脚蹬毛茸茸拖鞋——十四个月里这膝盖挨了第二刀,康复已经开练。
他感冒了,嗓子比上次还沙哑,整个人像被抽了电。
我把经理那出转述给他,然后甩了同一个问题。
他给我一个“你逗我”的表情:“我现在就站起来走人。”
于是历史重演——他先憋笑到喘,屋里助理跟着爆笑,我也被带节奏。
笑完他咳得眼泪都出来。
“会好的,”他抹眼角,“我信自己,也信上帝。把每一步做对,总会有回报。所以不存在‘万一不好’这一说。”
我让他们俩都盯着深渊——未来可能拿不到的薪水、救不回来的生涯——结果俩人当面笑喷:行啊,你说了算。
早些时候我也问过更狠的版本:想象彻底告别篮球的那天,无论接下来是赢是输。
他眼睛一亮:带全家逃去环游世界,享受战果。
“结局就是你们再也听不到我消息,”他说,“我等不及了。”
琴房——深色巨型软塌、高窗帘、大理石壁炉——像直接从样板间搬来的。偶尔恩比德跟阿瑟坐钢琴前乱敲两下,真正会弹的只有他姐或者纳斯来做客时露一手。
但他沙发正上方挂着一幅肖像画:恩比德一身贵族装,胸口抱着一只金毛贵宾。我第一眼就笑喷。
他说这是拍激浪广告顺回来的恶搞战利品。本来不值一提,却是整间屋里唯一像他自己挑的东西。
画里的狗叫Klaus Hinkie De Paula Embiid:De Paula是老婆姓,Hinkie致敬那位选秀后就被踢走的总经理,Klaus是《吸血鬼日记》里他刷了十遍的狠角色。
听着像段子,直到他说自己每晚重刷老剧才能睡着。
笑点彻底消失,是在我知道Klaus于2020年10月被电梯夹成内伤离世之后——像恩比德的大多数玩笑,这幅画里也藏着他碎成渣的痛。
“今早我失去了最好的朋友!”他当时发IG,“按我的出身,家里根本不可能养狗,是你让我明白这世界还有另一种可能。”
“那是我第一条狗,”恩比德后来电话里说,“你经历过那种事,还有我弟弟的悲剧,就不想忘记。总想着……”
他儿子阿瑟一直在旁边飘来飘去,玩躲猫猫,不情愿地去刷牙,现在又晃回来,明显没逃过被赶去睡觉的命运。
“我能要21个抱抱吗?”阿瑟问。
我听着他们数完21个。
“好了,爱你。”恩比德说。
阿瑟走后,恩比德继续:“我不知道别人怎么面对死亡。但我总觉得得留点东西提醒自己为什么干这行。我能到今天,是因为弟弟的事逼我往前冲。……儿子出生也是同样道理。
“有时候你路过看到那幅画,就想起初心。可有时候也有副作用。去年回喀麦隆,家里到处都是弟弟的照片。
“你一眼看到,眼泪就下来。”
“我就盼着哪天有人把它拍成剧,或者写本书也行。”恩比德聊起自己在费城这些年的经历,“剧情那叫一个离谱:总经理开小号自爆、选来的天才一个接一个出幺蛾子,连剧本都不敢这么写。辛基被踢、科朗吉洛父子空降……全是神仙操作。说到底,球队想要稳,得从顶层开始稳。”
可顶层换了一茬又一茬,他倒成了唯一不变的“顶层”。三任总经理、三任主教练,身边巨星来来往往——西蒙斯玩消失、巴特勒成过客、哈登说走就走、马克西还在长个儿——恩比德自己就是费城的“连续性”。球队最后长成了他的模样:天赋满格,却也带着他的拧巴。
他学篮球的方式跟野路子似的:一个人闷屋里刷奥拉朱旺录像,然后到球场比划。堪萨斯队友被他吓傻了——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宿舍嚷嚷“明天我要用这个连招”,第二天快攻接球,一个梦幻脚步把对手晃成木桩,反手舔篮命中,解说直接破音:“奥拉朱旺附体!”
后来跟训练师汉伦学新招,恩比德围着人家转圈,复读机似的:“再来一遍……再来一遍……懂了!”但球场外,孤僻不管用。他挠头:“我真不想当嘴炮领袖,就想用球说话——玩命打、扛着球队走,这就是我的带队方式。”
首任教练布朗老拿邓肯举例:“你看人家多闷骚……”恩比德翻白眼:邓肯背后是马刺体系,我背后是“过程”啊!外加一个放飞自我的推特号——线上嘴臭线下自闭,精分现场。“年轻时瞎折腾,现在想明白了:段子手人设太累,爷不装了。”
直到哈登来了。一年半的搭档,让恩比德开窍:原来场下铁哥们,场上真能来电。马克西成了最大受益人——恩比德亲自牵线让他跟汉伦特训,去年续约时第一个跳出来力挺;新秀麦凯恩夏联刚冒头,他又是第一个吹哨的。
说到哈登,恩比德语气软成棉花糖:“我们散得太快了。2023年抢七输给绿军,明明修修补补还能打,非得推倒重来。”他叹气,“年年喊‘连续性’,年年一键重启——这谁顶得住?”
说穿了,恩比德对“没延续性”的怨念,不只是吐槽球队,更是他青春期抱起篮球那天就自带的出厂设置。这些年费城人来人往,他自己也得背几口锅。
他绝不插手人事——事后也不背锅。巴特勒被放走就是最显眼的例子。倒不是他清高,是童年阴影:
“要是当年费城有个一言九鼎的老大,早把我这菜鸟换走了呢?”他说,“所以我给自己立规矩:绝不让人因为我丢饭碗、被交易、被炒鱿鱼。别问我‘签不签、换不换’——问就是不懂。”
听上去像道德标兵,其实是想留住一种天赋和身价都不许他拥有的东西:清白。他最近沉迷棒球游戏《MLB The Show》,先把全队刷成银河战舰才肯开打——在游戏里,他终于能躲开怀疑、闭嘴、霉运、玻璃体质,还有甩不掉的“帮凶”标签。
“没人知道,詹姆斯(哈登)现在都不搭理我。”他突然压低声音,“这就是当‘老大’最烦的地方:你莫名其妙就成了漩涡中心。你问哈登,他八成觉得是我赶他走的。可我只想喊冤——我拿得分王,你拿助攻王,咱俩挡拆天下无敌,怎么就散了?”
“最难受的是,你明明啥也没干,却像犯了天条。”他叹了口气,“本来以为是铁瓷,结果一转身,啥都没了。”
去年秋天,恩比德把玛茜和瑞克-汉森请去奥兰多看了一场76人。球馆灯灭,两口子蹲球员通道口,跟纳斯和几位队员合影,直到他换完衣服出来。玛茜后来发给我一张照片:奶油色卫衣的恩比德左拥右抱,把她和瑞克夹在中间,像个大号暖宝宝。
“她是我最惦记的人之一,”恩比德提起玛茜,“当年对我太好了。”
“那天我们聊了他儿子,”瑞克回忆,“我知道他心里装着事,但感觉他总算落停了。”
玛茜说到这儿,眼泪悄悄往下掉。
“我想多见见他,他可能都不懂,”她抽噎着,“我是当妈的,把心掏给他了,可不知道他到底接没接住。”
金-卡斯帕自己有两个娃,一个五岁一个两岁,但朋友们都说恩比德才是她“最大的孩子”。第一次采访她时,她正赶着回去换保姆。我提到那张她抱着刚拿MVP的恩比德痛哭的照片,她当场又崩了。
“没人知道我们熬过多少看不见的凌晨……那年365天,我们练了355天,”她边哭边说,“终于他被看见了。那年76人不算强,是他把球队扛到强,他就是那个人。”
巴黎奥运后,她和恩比德散了。不是吵架,是生活把她拽走——娃要妈,公司要人,她常驻纽约办公室,客户满NBA飞。
2024春夏连环暴击:首轮打尼克斯、火速备战奥运、顶薪续约悬而未决、恩比德身体红灯——把两人的合作逼到悬崖边。
“有时候我真觉得没招儿,”她声音低了,“我‘丢’了我的大男孩,他魂不守舍,我也说不上来……就,怪怪的。”他依旧训练、依旧到场,但中间像隔了层雾。
恩比德当然知道,伺候他这副身体是个24小时无休的活儿。他理解卡斯帕的退出,可要是能由着他、她家里也顾得上,他巴不得一切照旧。
我们电话里聊到这个,他忽然收声,跟刚才数儿子拥抱次数的那个人判若两人。
“我能问点私事吗?”我开口才意识到——我们聊的哪句不私?
他顿了半秒:“问吧。”
“你俩……还行吗?”
“讲真话?”他吸了口气,“那我就真讲了。”
声音先变硬:“大家各司其职,我的职责就是上场打出东西。”
接着软下来,像把伤口摊给你看:“后来就不是那味儿了,感觉一不对劲,全变了。”
我听见他声音里的刺:他又把这事当背叛、当抛弃。他没意识到,这回角色可能反了——
“风光时想让人在,倒霉时也想是那些信得过的人,可我觉得……不是那么回事。”
他和卡斯帕现在隔几个月发条短信。关系一僵,他就习惯性消失,缩回他那座谁都找不到的城堡。卡斯帕猜,今年阿瑟的生日派对,她可能收不到邀请了。
“你永远摸不准乔尔的开关,”她说。
我问她那难受吗。
“我整个人生都给了他——整整九年,”她苦笑,“说散就散,谁受得了。”
六月末,我跟恩比德最后一次聊,他说这个夏天准备换个活法。
“这回咱不赶进度了,”他摊手,“打职业到现在,一直跟催命似的往前冲。”
一周前,莫雷还放话:希望九月份训练营能见他满血归队。
“没时间表,”恩比德耸耸肩,“反正能早就早,不能早……那就晚点。”
我问球队支不支持他这回“慢工出细活”。
“他们咋想的我不知道,反正这是生意,”他咧嘴,“归根结底看输赢。我要是提前复出又打不出自己,得,比赛照样输给你看。”
说到冠军,他只有一句“职业生涯唯一的污点,就是手上没戒指”。季后赛期间,他活像个被抢走玩具的小孩——比赛不敢看,数据又忍不住刷。“我对季后赛一点兴趣都没有,”他说。养伤到连球馆地板都没踩过,只能给遛马兄弟哈利伯顿发微信打鸡血,一路陪人家杀进总决。
还是哈利把他拽回篮球圈。“这小子软磨硬泡,非让我看,”恩比德笑。他真就点开了东决,看哈利把尼克斯送回家。
总决他原本打算继续装死,直到第七场诱惑太大,没忍住。
结果开场五分钟,哈利右跟腱一声脆响,恩比德当场关电视骂街:“操,这剧情!”骂完,眼眶还是红了:“真掉了一滴泪。”
我们聊到了“后悔”。还是那间拉着厚窗帘的琴房,天色渐暗,屋里像被谁调低了亮度。
“我就想要是当年有人能拉我一把就好了,”恩比德开口,“你知道,人年轻的时候……”
话锋突然一拐,他自己爆料:70分那天,他迟到。篮球史上最离谱的砍分表演之一,居然是个踩着点冲进球馆、球衣边跑边套、鞋带都没系紧、热身直接跳过的家伙干的。他说这话时半尴尬半得意,像在炫耀“我闭着眼都能考满分”。
我盯着他,满脸“你逗我”:“你刚才是说,你活没热身就随手扔了70分?”
他耸耸肩:“嗯哼。”
一瞬间我分不清这是他又在逗我,还是真事儿。但他嘴角慢慢咧开,从偷笑到放声,行,这回是真货。
他开始走怀旧流程,老熟人了:先认错——“这做法确实离谱,正确姿势应该是提前到、力量做完、拉伸拉满。”
再对着镜子反省——“年轻时我也保养,只是‘保得不够细’。”
接着往前一步,几乎戳到最黑的那块心病:要是当年再自律点,会不会就没那么多伤病?——“也许我那些伤,真跟我作死有关?”
说到这儿又赶紧往回捞:“可谁能防住别人一肘干你脸上?谁能防住压你膝盖?半月板撕裂不就是被人坐了一下?再自律也挡不住飞来横祸啊。”
他的软肋和倒霉,跟他的勇气、狠劲、血条和奇迹一样真。他由这些东西塑成,也在不停重塑它们。
“不是我没练,我真练了。”他攥着T恤下摆,像要把那些拧巴全团进去。这是他最安全的地方——长镜头拉远:从16岁摸到球到今天,每一步都是反人类的速成,代价和成就混成一缸烈酒,一口闷下去,辣得眼泪直流——
“要是我没练、没拼,16岁才起步能打到这级别?开什么玩笑,谁爱信谁信……”
剩下的,你替他补完就行。
2025年 黄金甲体育 準備多項活动,包含体育、电子、捕鱼等多个场馆每月皆有活动,想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「黄金甲体育」。
黄金甲体育 提供海量游戏、流畅体验与 VIP 的服务质量,包含零时差的下注体验、多样化的玩法与盘口的运动赛事、多位真人荷官全年无休的紧密互动的顶级娱乐百家乐、骰宝、牛牛、轮盘…等多项经典游戏,与公平公正的彩票、棋牌、电竞等,让玩家随时随地轻松畅玩,享受无限精彩的高光时刻,缔造专属于您安心实现梦想的高品质娱乐国度。